AVR 的關鍵參數設置涉及多個方面,包括熔絲位設置、PID 參數設置等,以下是具體介紹:
熔絲位設置:
時鐘源選擇:通過 CKSEL 熔絲位組合來配置,可選擇外部晶振、內部 RC 振蕩器或其他外部時鐘源。例如,CKSEL="0000" 與 SUT="00" 組合表示使用外部時鐘,并且啟動延時為 6 個系統時鐘周期加 0 毫秒;CKSEL="0011" 與 SUT="00" 組合則表示使用內部 4MHz RC 振蕩器。
掉電檢測設置:BODEN 熔絲位用于啟用或禁用掉電檢測功能,BODLEVEL 熔絲位決定掉電檢測的閾值電壓,當設置為 1 時,閾值為 2.7V;設置為 0 時,閾值為 4.0V。
復位引腳功能配置:RSTDISBL 熔絲位可用于配置復位引腳的功能,若設置為 0,可能會禁用復位引腳,需謹慎操作,避免芯片無法啟動。
調試接口控制:如 JTAGEN 熔絲位可用于允許或禁止 JTAG 調試接口。
設置工具:可以使用 AVRStudio 結合 STK500 編程器,通過圖形化界面進行直觀配置;也可以使用 PonyProg2000 等工具,以表格形式列出每個熔絲位的值,手動逐個設置,但對用戶技術水平要求較高。
PID 參數設置:
比例系數(Kp):增大比例系數可以加快系統響應速度,但過大會引起系統振蕩。一般先根據經驗估算一個初始值,然后在實際調試中逐步調整,觀察系統的響應情況,如超調量、調節時間等,若系統出現振蕩,則適當減小 Kp 值;若響應速度過慢,則增大 Kp 值。
積分時間常數(Ki):增大積分時間常數可以增強積分作用,消除系統偏差,但太大會導致系統響應緩慢。在設置時,可先設定一個較大的 Ki 值,然后逐漸減小,直到系統的穩態誤差滿足要求,同時注意避免因積分作用過強而引起系統振蕩或響應變慢。
微分時間常數(Kd):增大微分時間常數可以增強微分作用,提高系統動態響應速度,但過大會引起系統振蕩,且對噪聲敏感。通常根據系統的噪聲水平和動態性能要求來設置 Kd 值,可先嘗試一個較小的值,然后根據調試情況進行調整。